深圳新闻网南山讯(记者 王志明 实习生 谢子超)8月31日下午2:30分,南山区与深投控公司签署了《高新北片区升级改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高新北片区升级改造驶入快车道,这也是全国首个更新升级的高新科技园区。更新以后,高新北区片容量将由现在的300万平方米大幅度增加,“再造”一个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姜建军、王强、曾湃、黄雪平、路玉萍等南山区领导与市国资委主任高自民、深投控公司董事长彭海斌、深投控公司总经理王勇健、深圳建筑设计总院总建筑师孟建民院士等一起见证了签约仪式。
“政府主导、片区统筹”探索高新北片区更新升级
在高新北片区升级改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南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曾湃介绍了南新北片区的更新升级情况,曾湃说,高新区北区占地2.58平方公里,现状用地权属较为分散,开发强度偏低,园区内存在部分企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空间布局不优、公共服务配套相对落后、交通承载力不足等问题。
如何通过城市更新盘活与优化存量用地,满足高新区北区新一轮发展所需的空间与功能要求,成为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的关键。南山区于去年启动了《深圳市高新北区城市更新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期间多次深入北区企业调研、了解企业更新诉求,同时邀请市区有关单位与专家对规划实施方案提出指导意见,并多次赴市更新局、市科创委对高新区北区城市更新相关问题以及规划实施方案内容进行沟通交流。
经过多轮调研访谈、多次会议研究,南山区认为,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不同于一般的城市更新项目,为保障片区统筹发展,决定采取“政府主导、片区统筹”的工作路径,选取具有优势和经验的企业开展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战略合作。深投控公司作为市属重点国有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片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经验,南山区认为,由该公司承担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的统筹协调、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非常合适,从服务城市建设的高度出发,深投控公司也愿意作为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的片区统筹单位,助力高新北片区升级改造提质提效。此次合作对高水平实现高新北区升级改造,促进我区产业升级改造、中心城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
全国首个更新升级高新园区,为全国高新园区升级改造闯出一条新路
南山区委书记姜建军在会上表示,高新北片区升级改造是全国首个更新升级的高新科技园区,这次改造将探索一种新的政府主导、片区统筹的市场化模式,将高新北片区改造成一个代表深圳这座创新型城市未来发展水平的高新园区,也为全国高新园区升级改造闯出一条新路,为全国高新区“二次创业”领路。
高新北片区是按照传统1.0版本的园区来建设,经过长期的发展,现在的高新北片区存在空间供给不足,早年布局的工业项目,占据着城市宝贵的产业空间资源,和城市发展环境的要求格格不入,对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展深圳质量的要求不符合,一大批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项目没有空间落地。
为此,南山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要求,尽快启动高新北片区升级改造。在该片区升级改造中,南山区委区政府不仅仅做好规划,在模式创新方面也敢于突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确定与土地空间和产业空间拥有丰富资源的深投控进行合作。《高新北片区升级改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定后,高新北片区升级改造将驶入快车道,助推高新区的更好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创新水平,保持南山创新强区的领先地位。
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深投控公司董事长彭海斌在会上说,加快推进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是深入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以及市委六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对推进深圳“二区三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召开的市委六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在城市管理治理和城市品质提升上攻坚突破,“深入推进拓展空间专项行动,为城市发展提供保障”。市规划国土委、市发展改革委联合编制的《深圳市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将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列为“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项目。
深投控公司与南山区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现有软件产业基地、创新科技中心、创智天地大厦等六大园区项目中的五个位于南山区,五大园区占地面积37.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8.61万平方米,总投资381亿元,已完成投资233.18亿元。作为资产规模最大的市属国企,投控公司具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大局意识,资金实力雄厚,所属企业业务涵盖金融服务、房地产、规划设计、新兴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积淀。
近年来,投控公司在城市片区开发、科技园区运营、项目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成功打造了以“深圳湾”为代表的科技园区品牌,已聚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0家、上市公司11家、世界500强4家、孵化器及创业服务机构46家,汇聚了一大批高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南山区、深圳市乃至全国“双创”事业贡献了力量。
虽然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存在产权主体多元、改造意愿不同、开发时序不一等困难,但投控公司必然不辱使命,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准则,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将高新区北区建设成为产业更高端、资源更集聚、空间更广阔、交通更便利、环境更优美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不仅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更是健康园区典范
“第一代高新科技园区是绿色园区,第二代是智慧园区,第三代是健康园区,健康园区包含了前面两点,并且把生活和工作融合在一起,让生活工作都更加健康。高新北片区升级改造完成后,不仅是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还要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国际认证的健康园区。”负责此次规划的深圳建筑设计总院总建筑师孟建民院士和团队介绍高新北片区整体规划情况。
作为深圳七大总部基地之一,高新北片区产业升级改造要实现产业升级、空间倍增和产城融合为总体目标,将深圳高新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全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探索集约型发展道路并发挥示范作用。在高新北片区整体规划目标中,孟建民团队出提出,高新北片区的发展目标是中国高新技术创新产业社群,汇聚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体现研发主导,产城融合,环境友好的综合功能片区,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最佳栖息地。
整体规划将建议通过九大方面助推高新北片区升级转型:
建议1:全球化视野。新加坡纬壹科技充分展示了新加坡在知识和创新密集型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集合了多个重要的公私机构研究中心、生物医学研发中心——启奥生物医药园;信息通讯、媒体、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研发中心——启汇园;以及设备齐全的数字媒体中心——媒体工业园。
建议2:顶级科研资源。硅谷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园区,位于旧金山湾区南部一段长约25英里的谷底。这里云集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择址硅谷的计算机公司已发展到1500家。很多园区都尝试模仿硅谷模式,但硅谷的不可复制性在于其拥有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大学与机构,例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其他的几所校区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为众多高科技企业提供了科技驱动力与人才资源,因此,高新区北区应该积极引入顶级科研机构入驻。
建议3:核心企业牵引。因飞利浦而诞生的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通过“开放式创新”和“创造交流的空间”的理念,创造了充满活力的商务生态系统,现在拥有超120家企业入驻,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的8500多名顶级人才。
建议4:整体协调开发。高新北区的更新方式拟采取拆除重建和以综合整治为主的复合更新。规划范围内共有114宗地,企业50家,若按照传统更新思路则无法达到预设目标。建议突破小地块零散开发,统筹片区规划,用创新模式去整体协调控制。
建议5:产城融合。国内园区建设中,产城融合是一个常见的概念。但真正意义的产城融合不仅仅是产业 居住 配套。而是从“人的全方位需求”出发,系统的构建城市功能,配备顶级的教育、医疗、养老、培训、体育、休闲、文化、艺术设施,宜居才能宜业。
建议6:生态优先。国际一流的园区,必定是生态优先的园区。建议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去系统构建园区的公共空间生态系统,从而达到自然与园区、自然与人的高度融合。
建议7:多样交通。建议建构全方位、多样化的交通出行模式。结合城市轨道建设,重点建设区内的地铁综合体,使其成为园区与城市的接驳点。尝试建设区内的空中传输轨道系统、自行车系统、步行系统等多样化交通模式。
建议8:立体城市。园区更新后的容积率在5.0左右,传统二维的“平面城市”不再适应未来的城市发展需求。我们建议构建“立体城市”,在地下、地面、地上、空中,去构建多维度的“立体城市”,从而最大效率的使用城市土地资源。
建议9:核心激活。通过gx01重点区域的启动,全面激活高新区北区的更新。
会上,南山区领导和城市更新局、发改局和规土委南山局等职能部负责人还对高新北片区整体规划功能定位展开了讨论,与会者认为,高新北片区整体规划要做好各项对接工作,尽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将高新北片区打造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力争成为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