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何泳 通讯员 廖红滨)大型体育场馆如何适应市场体制,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深圳市体育中心作为全市唯一一家没有政府补贴的大型体育中心,在事业单位转企业探索中取得的成功,引起了国内体育场馆行业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关注,近来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取经的同行。
深圳市体育场、深圳市体育馆、深圳游泳跳水馆和深圳市网羽中心4家场馆于2006年12月脱离原深圳市体育局,成为深圳首批事改企单位。2011年底,市属国企投资控股公司按照“产业相关、行业相近、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对4家体育场馆运营类企业进行整合。
首先,体育中心以企业生死观倒逼员工服务意识,快速实现市场化角色转变,跨出了体育中心事转企后角色转变的“第一跳”。
随后,体育中心以市民需求为蓝图,构建“花园式体育公园”。近两年来,体育中心创新推出了“基础建设年”、“公益服务年”系列主题年活动,通过自筹资金500多万元开展园区绿化改造、广场洗手间扩建、园区休闲区建设和临建房拆除工作,实现了中心园区景观和场馆外观的提升;通过治理商铺经营乱象整治、拆除大型广告牌、改造花坛,增加了市民健身场地近万平方米;通过“欢乐广场”的建设、压缩广场商展时间、园区“大交通”智能化工程的实施,为市民健身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方便,构建“花园式体育公园”的雏形,实现了体育中心事转企后科学规划业态的“第二跳”。
体育中心以公益体育服务为引擎,带动市场化经营。惠民人数连续多年在深圳市体育场馆排名第一,大量流失客户回流、中甲联赛主场回归,各种赛事、活动找上门,有效促进了体育中心整体经营工作。2015年体育中心实现收入9457万元、利润总额1228万元,是转企前的2倍多,实现了体育中心事转企后市场化经营盈利模式建设的“第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