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体育中心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后,体育场馆运营得到良好发展。
事实上,深圳市体育场、深圳市体育馆、深圳游泳跳水馆和深圳市网羽中心4家场馆于2006年12月脱离原深圳市体育局,成为深圳首批事改企单位。2011年底,市属国企投资控股公司按照“产业相关、行业相近、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对4家体育场馆运营类企业进行整合,成立深圳市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逐步试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方式,率先启动事改企探索创新之路。4年多来,深圳市体育中心作为全市唯一一家没有政府补贴的大型体育中心,在事转企探索中取得的成功引起了国内体育场馆行业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关注。大型体育场馆如何在改企后适应市场体制,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尤其是在做好公益性体育服务的同时做好经营工作,深圳市体育中心在方式、路径和渠道等方面为全国同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首先,以企业生死观倒逼员工服务意识,快速实现市场化角色转变。深圳市体育中心作为市属国资系统公共服务类企业,改制后迅速进入角色,以市场化、公司化运营规则打破原有的事业编制格局,以市场化的生存危机教育,打破“铁饭碗”观念,有效提升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以能力、成绩、口碑见分晓的人才模式,树立明确用人导向,给“能人”提供了施展拳脚的空间;以经营指标与个人收入挂钩的方式,实现了司荣我荣的价值观,彻底改变了员工的精神面貌,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干劲,跨出了体育中心事转企后角色转变的“第一跳”。
其次,以市民需求为蓝图,构建“花园式体育公园”。深圳市体育中心紧紧围绕公共体育服务主题,服务市民“全民健身”需求,依照市场规律科学规划业态发展战略。特别是近两年来,体育中心创新推出了“基础建设年”、“公益服务年”系列主题年活动,通过自筹资金500多万元开展园区绿化改造、广场洗手间扩建、园区休闲区建设和临建房拆除工作,实现了中心园区景观和场馆外观的提升;通过治理商铺经营乱象整治、拆除大型广告牌、改造花坛,增加了市民健身场地近万平方米;通过“欢乐广场”的建设、压缩广场商展时间、园区“大交通”智能化工程的实施,为市民健身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方便,构建“花园式体育公园”的雏形,实现了体育中心事转企后科学规划业态的“第二跳”。
再次,深圳体育中心还以公益体育服务为引擎,带动市场化经营。深圳市体育中心2015年通过组织开展市民开放日、媒体座谈会、运动与健康大型系列公益讲座、惠民体验季等近百场公益体育活动,惠及市民200余万人次,惠民人数连续多年在深圳市体育场馆排名第一,极大地提升了体育中心公益体育服务品牌和服务能力,同时大幅提高体育中心的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大量流失客户回流、中甲联赛主场回归,各种赛事、活动找上门,有效地促进了体育中心整体经营工作。2015年体育中心实现收入9457万元、利润总额1228万元,是改企前的2倍多,经营业绩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员工福利也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体育中心事转企后市场化经营盈利模式建设的“第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