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深总院”)再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三项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提升了深总院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为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一种型钢-钢筋的组合结构及型钢混凝土结构
(专利号:zl 2017 2 0356208.6)
该组合结构包括型钢、若干拉筋和若干连接件,型钢包括腹板和位于腹板两端且与腹板垂直相交的翼缘板,连接件的一侧与腹板固定连接,拉筋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本实用新型中,在型钢腹板两侧对应于拉筋的位置专门设有用于固定拉筋的连接件,从而避免对型钢腹板打孔,保证型钢的整体结构未受破坏,进而保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
一种梁柱连接结构
(专利号:zl 2017 2 0909230.9)
该实用新型包括钢管柱、钢梁及传力部件,钢管柱具有内腔;钢梁固接于钢管柱的顶端,钢梁内部对应内腔的位置处具有空槽;传力部件固设于空槽内,传力部件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一开口端与钢梁的顶部固接,第二开口端与钢梁的底部固接。此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梁柱连接结构,通过将传力部件设在钢梁的空槽内,使传力部件的第一开口端与钢梁的顶部固接,传力部件的第二开口端与钢梁的底部连接,从而实现通过第一开口端将钢梁的顶部的力直接传递至第二开口端,再经过第二开口端传递至位于钢梁底部的钢管柱上,传力明确简单,能准确对钢梁与钢管柱连接形成的节点的受力进行分析,有利于节点的设计。
一种预应力管桩结构
(专利号:zl 2017 2 1348523.0)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管桩结构,包括桩位孔及管桩本体,该桩位孔内填灌有水泥砂浆,该管桩本体设于该桩位孔内,且水泥砂浆完全包覆管桩本体的桩侧,其中,桩位孔的孔径大于管桩本体的桩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应力管桩结构,通过设置桩位孔的孔径大于管桩本体的桩径,不仅使得管桩本体易于沉桩,而且保证管桩本体能够沉入孔底并进入岩层一定深度,有效防止在桩位孔内形成空桩,同时,包裹于管桩本体桩侧的水泥砂浆能够为管桩本体提供桩侧阻力,有效保证管桩本体的侧向受力的安全性,进而有效保证预应力管桩结构的质量,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及实现预应力管桩本体在场地局部坚硬且基岩埋藏较浅的岩层中的施工可行性。
截至目前,深总院共获得111项专利,其中23项发明专利和86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2项外观专利。
(深总院 廖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