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事业单位的企业如何快速由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型,如何实现扭亏为盈,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深圳市对外经贸投资公司所属深圳戏院提供了有益经验。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划转企业——深圳戏院,划转之时企业面临生存困难,经营业务几乎陷于停顿,员工工资发放困难,有时连水电费都难以支付。面对困境,深圳戏院在市投资控股公司和对外经贸投资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一方面,实行市场化经营,企业经济效益连年攀升,一年上一个台阶。2011年实现扭亏为盈,2012实现利润124万元,2013年实现利润253万元,2014年全年预计实现经营收入2600余万元,利润总额突破300万元。另一方面,在公益服务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深圳市中老年歌手大赛”、“少儿公益演出季”、“粤剧在周末”、“戏曲交响乐”等四大公益文化品牌,仅2014全年开展各类公益演出就超过150场,惠及市民近10万人。经济与社会效益创深圳戏院建立56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重新市场定位,果断改造升级,实现由传统剧场向多功能现代影城转型
深圳戏院原来只有一个单厅剧场,设备陈旧、经营单一,同深圳诸多大型剧院难有竞争优势。为此,在深圳市外经贸投资公的部署和资金支持下,深圳戏院改变原来单一的演出功能,将其打造成集电影放映、舞台演出、会议培训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影城,以实现经营的多元化。首先于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将原来的大剧场改造成现代化的电影放映,并兼具舞台演出和会议培训功能,同时将原来出租开咖啡厅的物业收回,改造成一个电影放映厅,做到了当年投产当年获益,当年首次实现利润超百万元。2013年2月又将原出租用于餐饮的物业收回,仅用45天,将其改造成第三个电影放映厅,开业后平均上座率达到95%以上。为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对多功能电影放映大厅实行错峰经营,电影消费高峰期以放映电影为主,电影低峰期以安排剧目演出为主。深圳戏院已成为深圳市上座率较高的影城和演出最为活跃的文化场馆之一。
突破传统体制机制弊端,大胆改革创新,实现由事业单位向市场主体的转型
提升服务意识,实现营销市场化。深圳戏院原为行政事业单位,过去主要靠物业出租、上级拨款生存,市场化观念和市场经营意识淡薄。对此,深圳戏院迅速改变经营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营销手段。一是根据深圳年轻人多的特点,在全市影城首创“情侣座”,并利用“情人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推出不同主题的会员优惠和购买优惠活动;二是在全市影城首创春节期间零点后购票送20元打的费做法。三是注重服务细节,对哺乳婴儿的观众,服务员主动为其冲奶、冲水,让其感觉到深圳戏院的温馨,通过细心服务,将“头回客”变为“回头客”。四是通过互联网、与电商合作等方式,加大团体票销售力度、扩大影城会员。目前,深圳戏院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不仅成为全市上座率最高的影城之一,单票价也始终坚挺,今年11月票价比去年同期提升32%。
控制人工成本,实现人事管理市场化。以业务为导向,大刀阔斧地调整内部机构设置,裁撤合并后勤部门,重新组建项目部、剧场部等部门,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同时实行“新人新办法”,按照市场化管理模式进行人事管理,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在高峰期人力不足时,通过社会招聘钟点工、大学生暑期工等方式予以解决。同时,行政办公人员实行一肩多职,在节假日客流高峰期到工作一线充当检票员、卖票员、售货员和影院服务员。通过以上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传统文化单位的弊病。
建立激励机制,实现薪酬管理市场化。按市场化管理模式对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实施底薪加提成工资分配办法。建立营销奖励制度,对引入会议、演出、培训、销售团体票等分别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员工营销积极性。
积极履行国有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坚持自主创新,成功打造四大公益文化品牌
深圳戏院在做好经营的同时,充分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剧场的演出功能,自主策划了“深圳市中老年歌手大赛”、“少儿公益演出季”、“粤剧在周末”、“戏曲交响乐”等四大公益文化品牌。2014全年各类公益演出超过150场,惠及市民近10万人。
11年历久弥坚,成功铸就“深圳市中老年歌手大赛”文化品牌。坚持突出幸福感、确保公开和公平性的办赛方针,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中老歌手大赛,打造了深圳市中老年最信赖、最大众化的公益性音乐赛事平台,共选拨各类选手近5000名,培养出李源伟、邱红、乔星伟等一大批优秀的中老年歌唱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举办十年的公益性中老年人音乐大赛品牌。
15年精心培育,“少儿公益演出季”打造小朋友的心灵驿站。“少儿演出季”是面向少年儿童的“元老级”文化产品,已连续举办15年,累计开展各类演出超过500场。2014年,通过“少儿周末剧场”、“少儿演出进社区”、“少儿演出进校园”等方式演出80场,同时引入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上海木偶剧团等优秀演出团体,上演了《皮影戏专场》等剧目,呈现多样性、专业性、趣味性,深受少儿观众欢迎。
弘扬传统文化,成功打造“粤剧在周末”大型公益性文化项目。为传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创办了“粤剧在周末”公益性节目,并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该项目已成功举办3届,演出100余场,平均上座率达到80%以上,吸引了广东省乃至香港、澳门及海外侨胞中的粤剧戏迷。为进一步惠及广大深圳市民,深圳戏院于2013年启动了“粤剧在周末”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让更社区居民、学生欣赏到粤剧。
改革创新,推出“戏曲交响乐”。深圳戏院对传统戏曲推陈出新,在保存戏曲思想、艺术精华、固有音韵基础上,融入交响音乐元素,顺应现代视听习惯,于今年推出了“戏曲交响乐”大型公益创新文化项目获得市委宣传部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在300多个文化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立项。融入了现代元素的京剧、豫剧等传统戏曲,通过交响乐民乐混搭、戏曲联唱、大型合唱、弦乐独奏、指挥讲解等多种方式,赋予了时代感,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历时六个月、11场高水准的演出观众场场爆满。
曾经被人遗忘的深圳戏院已成为深圳文化演艺场中一颗亮丽的新星。
(对外经贸投资公司 马运晴 市投资控股公司办公室 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