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服务深圳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中之重的现代产业体系,通产集团将原以生产玻璃瓶为主的华晶工业园升级改造成新材料产业园,以项目孵化促园区升级,成功打造高端材料产业共生业态。
(一)加快“腾笼换鸟”推进优质资源集聚。一是淘汰落后产能盘活存量资源,关停外迁玻璃瓶生产线,实施环节提升整治工程,提升园区绿化覆盖率,对园区篮球场、食堂、停车场进行改造,升级安保监控系统,引进无人超市、休闲水吧入驻,不断优化改善园区环境。二是加大优质企业、项目引进和培育力度,引入了华大基因、上能电气、洲际通航、夸克生物等49家行业龙头企业,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组建、运营中科通产创客社区,成功引进华大基因蓝色彩虹孵化器、中科优胜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优秀创客项目、专业孵化器入驻,助力铂科新材首发ipo过会。
(二)打造“三大集群”服务高端制造发力。一是围绕园区战略定位、产业定位,明确高端制造细分领域,以新材料、智能硬件、生物信息技术和生命健康科学、机器人产业、互联网及软件硬件等为主导发展方向,以创新产品研发、电子商务、创意设计等为辅助发展方向。二是“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生物信息技术与生命健康”三大园区产业集群雏形初现,在49家入驻企业中,以新材料为主业的10个,以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为主业的19个,以生物信息技术与生命健康为主业的11个,以相关配套服务为主业的9个,高端制造要素资源集聚效应明显。
(三)突破传统孵化模式凸显创新生态服务。一是打造涵盖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器、创业投资功能等领域的智能创新创业一体化生态平台,同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金融担保、财税、知识产权、租赁、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力量,助力企业解决创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二是加强企业需求调研,丰富服务内容,如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规范与税务筹划”、“知识产权的布局和挖掘”、“科技企业融资担保”和“科技保险解读”等专题活动,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新技术认定、申报和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保险等多方面专业咨询服务,组织园区微型马拉松比赛和笔记本电脑免费清洗等惠民活动。
(通产集团 吴智新、陈萍 投控公司 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