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同志登上深圳国际商业大厦楼顶,俯瞰深圳特区全景。当时,大寒刚过,南方的冷风也有些袭人。老人的中山装扣得严严实实,他挺拔稳健,精神矍铄,兴致盎然地审视着眼前这块举世瞩目的热土。
如今在深圳登高远眺,在鳞次栉比的林立高楼之中,已很难找到国际商业大厦的身影。可是在当年,它却是深圳的第一高楼。老人在楼顶上看到了深圳的未来,看到了一座正在崛起的神奇城市。
这是我在一张发黄的剪报上所看到的图景和生发的联想。图景上除了老人的伟岸身影外,还有“国贸”大厦正在徐徐上升的脚手架,以及喧闹忙碌的背景。毫无疑问,当初的深圳就是一块硕大无朋的工地。老人是这块工地的设计师、奠基人和总指挥。老人牵挂这块工地,看重这块工地,对这块工地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25年过去了,工地的建设者们没有辜负老人的期望,把大工地建设成了明珠一般璀璨而神奇的城市。25年前的我,正在内地一家工厂挥汗如雨地做着炉前工,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后来我会成为深圳的一员,成为另一座大熔炉的锻炼者、体验者、目击者和受益者。我有资格坦然地宣称自己是深圳的一员,并露出自豪的神情。我有机会融入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之中,充当一朵细小的浪花。我也可以登上高楼,体验高瞻远瞩、心旷神怡的超然心境。我甚至可以循着历史的足迹,站在老人当年的凭栏处,追思他老者与伟人兼而有之的博爱情怀。
老人到过深圳的很多地方,我为什么偏爱提及他的这一次行程?因为,国际商业大厦是深房集团开发并由深房物业管理和服务的楼宇。目下,我正是深房物业的一员。作为我国内地成立最早的物业管理公司,深房物业为这一新兴行业的诞生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取得过许多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深房物业员工心目中最不可磨灭的,最津津乐道的,最感到自豪与骄傲的,仍是1984年1月24日这个难以忘怀的日子。
这一天下午,4时50分,小平同志在广东省委和深圳市委领导的陪同下,乘坐大型客车来到罗湖商业区,来到刚刚竣工的国际商业大厦。小平同志踏上了台阶,步入了大堂,走进了电梯,然后直升楼顶……老员工们都会这样动情地描述当年的意外惊喜。这一天,已经记载在《深圳物业管理年鉴》之中,更铭刻在深房集团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如今的“国商”大厦虽然不像当年那么显赫,但依然耸立在深圳闹市区的中心,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厦装修得比以前更靓了,写字楼使用率比以前更高了,商场店铺比以前更旺了,客流量比以前更大了。深圳河那边的香港早已如期回归了,深港两地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了,老人的心愿实现了。
每当我路经“国商”大厦时,总禁不住地驻足抬头仰视那高高的楼顶。每一次,我都会想起那个春寒料峭的下午,老人站在楼顶上,以一个伟人的视角俯瞰着深圳经济特区,俯瞰着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俯瞰着蓄势待发的珠江三角洲。老人说,发展是应道理。老人晚年最大的心事就是国家的发展。所以,他一心惦记着深圳的发展、广东的发展以及全国的发展。谁也不可否认,正是老人的高瞻远瞩与运筹帷幄,深圳才有了旷古空前的发展,才成了引领改革开放新潮流的排头兵。“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深房物业之所以成为我国内地物业管理的开先河者,进而带动一个新兴行业的诞生与发展,也正是老人对深圳这片热土倍加关爱的结果。作为深房物业的员工,哪会不因此而感到骄傲与荣幸呢!
我敬仰这一栋承托老人脚步的高楼,我歌唱这一栋寄托深房人情思的高楼。只要高楼还在,深房物业就可以借助它更进一步,更上层楼。只要信念还在,深房人就可以托起更多的大厦、管理服务好更多的物业。深房的高楼大厦是老人可敬可爱的影子,深房的高楼大厦是深房人奋力航行的灯塔,深房的高楼大厦是后来者学习和创新的教科书。高楼大厦是社会繁荣兴旺的象征,是城市发展向上的标志啊!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深圳人深深地懂得,没有改革开放的春天故事,就不会有深圳令世界瞩目的迅猛发展,就不会有深圳感天动地的辉煌篇章。老人对深圳人有山高海深般的恩泽,深圳人对老人有难以言表的爱戴,深圳人每一天都在感恩图报,每天都在把对老人全部的爱戴和怀念化作建设现代化都市的伟大实践。
(作者:深房集团所属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 陆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