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中心自今年6月以来,切实把握体育场馆转型期对服务模式的新要求,结合畅通联系服务市民的渠道建设,把握“服务”这一关键词,围绕市民需要什么样的惠民健身服务、如何满足市民多层次的健身服务需求、怎样激发市民共同做好全民健身服务三个基本命题,突出群众需求、多元服务、科学治理“三个导向”,着力推进场馆惠民服务由以往的“供给”向服务市民的“需求”转变,从理念上、体系上、机制上架起“连心桥”,促进了惠民服务,实出了“无缝隙”、“零距离”。舒适的健身环境、良好的保障服务,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健身,今年10月以来,日均接待市民超过2万人,成为深圳体育活动的聚集地。
转变服务理念,确立市民健身需求导向。由过去被动的“提供服务”模式,向“主动满足市民需求的供给式服务”转变。通过开展与市民沟通、设立“市民合理化建议箱”、上门征求意见等活动,充分了解市民对惠民服务的多元多样需求。在深入分析基础上,认识到要转变“供给式”服务模式,必须围绕市民健身需求的特点,区分共同性需求、差异性需求和特殊性需求,分类开展服务工作。
营造良好环境,提高体育健身使用率。对经营业态进行科学规划,压缩中心广场等健身场地的商业使用率,并增设露天篮球场,为广大市民体育健身提供方便,仅10月24日一天,就有二场大型市民体育活动在市体育中心举行。针对市民普遍关注的体育中心广场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拿出专门资金对环境进行治理,治理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通过绿化修剪、及时清理垃圾处理、清理占道经营,营造整洁的健身环境。(体育中心 廖红滨)
10月24日,在市体育中心体育馆门前举行的广场舞比赛
10月24日,体育中心游泳馆承办“深圳市中小学生游泳比赛”
10月26日,在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的“深圳市第二节企业运动会”
10月24日,体育中心免费提供场地供中国杯帆船赛接送市民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