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国家兰科中心顺利组织召开了以“兰花基因组学与多样性保护”为题的卫星会议。会议围绕“兰花与传粉者协同进化”以及“兰花基因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等主题展开了交流研讨。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参照往年惯例,组织了国际命名法规会议、卫星会议(俗称边会)及野外科考等多种方式和多层面的各类活动。本届ibc设有49个卫星会议,吸引了众多知名的国际主流组织参与,包括兰科中心在内的大量国内组织机构均召开了诸如讨论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与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等卫星会议。
本次卫星会议由兰科中心主任刘仲健教授主持,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司长贾建生在会前致欢迎辞,贾司长在充分肯定兰科中心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基础上,表示将不断加大对兰科植物保护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的发展。共11名中外科学家(其中有5位特邀学术报告人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就兰花基因组学和多样性保护的议题与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院所及高校近200名观众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对话。
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伯特·拉古索教授分享了他的研究观点,认为昆虫对兰花花气味的偏好推动了兰科植物与传粉者的生物多样性与协同进化。德国olaf gruss先生则认为大多数兰花由于生产环境的高度集中以及受到农业工业影响已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在它们的原产地进行人工繁殖并研究新的变种和色型显得尤为重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张武凡博士以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内的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角度揭示了兰花通过气味信号对传粉者进行种类的选择,认为不同种类的兰科植物通过散发不同成分与浓度的花气味,从而吸引不同的传粉昆虫形成传粉系统。
兰科植物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理想模式植物,但目前对兰科植物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仍十分匮乏,当下的基因编辑技术可实现对目的基因的精确敲除、插入或修饰,其在兰科植物中的成功应用将极大地推动兰科植物在基因功能和新品种培育研究方面的发展,同时将进一步加深对兰花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的了解,揭示兰花的进化历史和奥秘,对生命科学与进化生物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兰花基因组学研究议题方面,比利时根特大学的yves van de peer在报告中称兰科植物大多数全基因组重复事件发生可追溯到5500至7500万年前,并强调了全基因组重复事件在兰科植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台湾成功大学的蔡文杰教授表示很少有植物像兰花一样具有大众和科学的魅力,并得出结论:兰科植物可以用以证明“abc”模型的有效性和单子叶植物的“花两侧发展”以及mads-box和cycloidea基因参与定义兰花中不同高度特化的结构。其他国内外的学术报告人也分别在兰科植物基因组学、形态发育组学、群体遗传学、地理系统学等方面与与会者进行了探讨。
本次会议增进了中国与国际兰科植物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进一步促进了兰科植物基因组学及保护生物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