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是2006年9月经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的由控股公司利用市梧桐山苗圃总场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仲建主任带领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兰科保护研究工作中。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兰科物种资源的收集、保护、繁育、科研、科普为一体的兰科保护研究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在兰科植物保护研究领域处于国内乃至国际上领先水平。多年来,在国内外核心科技刊物共发表论文152篇,其中一项科研成果在世界最顶级科技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二项成果被《自然》杂志刊登,二项科研成果获《自然》杂志重点推介。现已出版学术专著6部,总计新发现 兰科1个新亚族、3个新属、1个中国新分布属,总计43个兰科新种,为挽救濒危兰科物种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兰科研究获得丰硕成果
为做好兰科研究,兰科中心首先注意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吸收高级科研人才。目前已拥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人、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1人;每年还选派科研人员到重点院校进行深造,为兰科研究工作打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在兰科研究方面,兰科研究中心站在世界兰科研究最前沿,运用生物学、系统学以及动物学等跨学科进行研究,在兰科研究领域保持了世界先进水平。兰科研究中心还开展了系列的兰科研究工作,计划对我国所发现的1300多种兰科植物的形态、分布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出版30本专著,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其中《中国兜兰属植物》即将出版,《中国杓兰属植物》已完成初稿,争取年内完成排版。
多年来,兰科中心在国内外核心科技刊物共发表研究论文152篇。尤其是“一个兰花的自花授精策略”的研究论文刊登在 世界最顶级的科技期刊《自然》杂志上,实现了深圳市在该杂志发表科研成果零的突破,该成果被认为推进了达尔文的研究;全世界的主流学术刊物《科学》、《新科学家》和主流媒体如美联社、法新社、美国广播电视公司、美国全国广播电视公司等400多个媒体报道了这一成果。二项研究成果被《自然》刊登。“疣花三角兰的生殖策略”以及“长瓣杓兰种群数量动态与生殖行为的相关性”两项研究论文被《自然》杂志选为优秀成果在“自然中国”上重点推介。
兰科研究中心已出版了6部研究专著:《中国兰属植物》、《中国兰花色叶艺研究及色叶复合艺名品鉴赏》、《中国兰花奇花艺研究及奇花名品鉴赏》、《中国兰花水晶艺研究及水晶名品鉴赏》、《植原体病理学》、《中国兰花欣赏与培育及病虫害防治》。
二、广泛考察,精心收集,兰科物种保护方面取得卓著成绩
兰科植物是世界性的濒危物种,也是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物种的重中之重。在我国被列入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1400多种濒危物种中,兰科植物就占1300多种,其中兜兰属植物与我国国宝大熊猫同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对象,其它的兰科植物全部列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
为挽救和保护兰科濒危物种,掌握我国野外兰科植物资源情况,兰科中心成立了兰科野外考察队,每年安排三个月以上的时间,赴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爬山涉水,深入无人山区,寻找和收集兰科新物种。兰科中心主任刘仲建每年都同考察队一起进行野外考察,掌握第一手科研资料。去年7月份,他们在青藏高原昆仑山海拔4500米高的冻土带内,发现了兰科新属——冷兰属。
多年来,在野外调查中共发现兰科1个新亚族、3个新属、1个中国新分布属,总计43个新种。尤其是新亚族、3个新属和中国新分布属的发现在兰科植物界乃至世界植物学界引起了轰动。为指导兰科考察工作,兰科研究中心还出版了《中国野生兰科植物野外工作手册》。
经过不懈努力,兰科研究中心共收集国家和国际一级、二级保护的濒危兰科植物物种达530多种,特别是与国宝大熊猫同一保护级别的兜兰属植物的所有种类已基本收齐。兰科研究中心也成为保护中国濒危兰科植物物种最多的机构。这一大批极其珍贵的资源具有难以估量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兰科中心还建成了世界上保存中国兰科植物标本最多的专业标本馆,现保存腊叶标本2060份,模式标本73份。种类丰富、管理专业的标本馆为我国兰科植物的研究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重要研究平台。
在兰科培育方面,建立了组培实验室和繁育实验温室。对濒危物种杏黄兜兰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回归自然,这对濒危物种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科研成果“国兰新品种选育、商品化栽培及花叶艺变异的研究”获得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兰科研究中心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我国主要濒危兰科物种种质资源保育和生物多样性基地,把兰科研究中心打造成控股公司的一个集科研和经营发展于一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兰科研究中心 谢高昌 控股公司办公室 曲力)